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培育AI人才 推动经济发展
要推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及元宇宙等创新发展,人工智能(AI)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有研究预测,到了2030年,人工智能(AI)将为全球经济贡献多达15万亿美元,更将为中国内地的GDP带来多达26% 的增长,属各国之冠。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是每年一度的全球顶尖AI高峰会,云集多位权威学者、科技翘楚、政府代表、独角兽代表等,就AI和智慧城市发展作深入讨论交流。今年的WAIC由创新科技署主办、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以「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为主题,香港分会场与上海主会场活动同步举行。
今年是WAIC第二年在科技园举办香港分会场,规模比去年大一倍,约有30家研发平台和企业参与互动展区,有超过230位参加者亲身到场参与,接近120万人次透过网上直播观看,标志着香港正迅速发展成为环球AI创新及发展枢纽。
创新科技署署长潘婷婷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香港分会场致欢迎辞时表示,沪港之间在创新及科技方面,已经建立了两地政府科技部门、以及两地科技机构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平台,参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体现了共同目标。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在同一场合指出,AI是当前最热门课题之一,以香港为例,有研究指出四成的本地企业已开始应用AI,预计可通过AI提升高达2.6倍的竞争力。在香港科学园,过去两年AI初创数目大幅增长,园区内涉及AI的企业超过200家,包括商汤和思谋科技,还有国际智慧物流科技公司极智嘉( Geek + )、从外地迁移至香港特区,以AI发现疾病靶点及治疗药物的英矽智能( Insilico Medicine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香港分会场早前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举行。主礼嘉宾包括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麦德伟(前中)、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前右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巡视员刘懋洲(前左三)、创新科技署署长潘婷婷(前左二)和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前右一)。其他人为12名演讲嘉宾。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目前全球处于科创发展的大潮,所有地方都在抢人才、拼发展,因此香港政府将会加大力度培养和挽留人才,并善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积极招揽海内外科研人才和科企高管等来港,丰富本地人才库,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创发展和实现科技产业化。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CPII)主任蒙美玲教授认为,培训AI人才需要有三大要点,第一要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培训国际视野以及对实在技术需求的认知;第二要有理想的应用场景,尤其是造福人类的应用;第三要为下一代尽早打好基础,全面培育AI人才。她举例,CPII作为香港政府与科技园合作的科创旗舰项目「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研发中心之一,与麻省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商汤科技、香港赛马会等均有合作,早年CPII便于香港中文大学开办首个人工智能学士学位课程。团队一直致力研究多个改善社会问题的项目,例如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简称ASR),能够帮助语言障碍患者将含糊不清的说话变成正常语音,项目在去年赢得香港科技园「SciTech Challenge创业比赛」公开组冠军,即将逐步投入应用。
在互动展区中,也不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其中参展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机器人团队「黄金入球」,他们早前於科技园公司举办的全香港大专生机器人大赛中赢得冠军。学生们因应比赛主题,研发人工智能侦测系统,提升机器人效能,成为赢得比赛的关键之一,「黄金入球」更於早前再下一城获得ABU亚太区机器人大赛冠军。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机器人团队「黄金入球」
团体导师叶俊华指,比赛考验参赛者对机械工程、电子、电脑程式设计等领域的技能,虽然同学在研发AI的过程遇到各种问题,但通过同学们在大半年内不断试验及改良,最终研发出这个AI侦测系统。他相信,AI技术发展是大趋势,相信未来无论在比赛或日常生活中将进一步应用到AI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机器人运用的人工智能侦测系统,是由就读中大人工智能学科的队长JK率先提出并与同学完成,证明了香港学生的科研能力绝对不逊于人。